站内搜索:
首页 | 农委概况 | 三农资讯 | 机构人事 | 政府信息公开 | 农业科技 | 互动交流
欢迎访问镇江市农业委员会网站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热点专题 > “百村万户达新标”行动  
徐双春:山村脱贫致富路上的“老兵突击”
来源:镇江日报     时间:2018-01-09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 [ ]

  随处可见的树木成林,漂亮的新居拔地而起,一条条水泥路通往每家每户的家门口……近日,记者驾车行驶在丹阳市开发区祈钦村的新路上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新面貌,令人完全想不到的是这里曾是一个贫困村。这样的变化,与该村的“当家人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
  据了解,祈钦村党委书记徐双春连续五届当选丹阳市人大代表,还被镇江市委、市政府评为“百村万户双达标优秀村组织书记”。

  祈钦村位于开发区最北端,下辖18个自然村,34个村民小组,人口3300多人。因地理位置偏远,多年前,祈钦给人的印象有“两多”:一是残疾人多,二是打光棍的多。而徐双春1957年出生,系土生土长的祈钦村人。他1976年12月入伍,曾服役于原北京军区空军雷达部队。1978年,他在部队入党,后上了军校。1981年,他退伍后回到家乡的村办集体印刷厂担任会计,1993年离厂,任祈钦村支部书记,一干就是24年。

  “说到底还是穷啊,村民生病了看不起,拖着便成了残疾,一些穷人家的儿子因为没钱也娶不上媳妇。”徐双春说,由于村子属于丘陵地区,村民们务农种田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。

  靠天吃饭的状况让徐双春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1995年,他开始发动每个村民小组筹资挖塘,将天然水储蓄进水塘,每到干旱时就放水入田。3年后,塘坝工程顺利完成,祈钦村的粮食得以稳产高产。

  为了进一步改善村级集体收入,彻底铲除“穷根”,徐双春又带领村干部以村集体的名义开办了祈钦茶厂、印刷厂和锁厂。2000年,他因地制宜,把丘陵劣势转为发展优势,创办了苗木合作社,将村民手中的抛荒地流转到村委会名下,再将这些土地出租给外来的花卉苗木种植大户,村民则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。除了流转土地,徐双春还把上世纪70年代村办企业的老旧厂房、设施等全部翻新,与土地一并出租给外来企业,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产。目前,仅租金收益一项,祈钦村每户村民每年可拿到近1600元。

  改善水利、盘活闲置资产后,徐双春的发展干劲更足了。新世纪初,深谙“要发展,先造路”之道的徐双春,着手对原先辖区内的3个行政村的砂石路进行全面改造,并定下了每年修建一条水泥路的工作目标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,祈钦村先后铺设了20多条水泥路,再加上2005年贯穿该村的通港公路开通后,祈钦村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,基本实现了“村级公路组组通”。

  原先自来水一直接不进村里,村民长期都是喝井水。2008年10月,趁着沿江四镇区域供水管网建设的机会,徐双春多次跑有关部门沟通,最终敲定了祈钦村的“引水工程”,让村民们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。随着一项项发展举措的扎实推进,2015年,祈钦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00元,跃升到了丹阳村级经济发展的中上游位置,彻底摘除了“贫困村”的帽子。

  村级经济大力发展“走向前”,徐双春更对社会事业、慈善事业倾情倾力。在担任合并村书记的16年里,他每年都将上级政府发放给他的工作奖金用来扶贫帮困。每当村里有村民罹患重病,徐双春都会发动党员干部献爱心,并自己带头捐款。2011年,村里建自来水管理站,他带头捐了一万元;2013年推行为民办实事工程,他又带头捐款一万元;去年筹建慈善工作站,他仍然带头捐款一万多元……这些善行善举,让村民们由衷点赞。

  “我是人民子弟兵,这里也是我的家乡,通过我的微薄之力,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,是我应该做的。”这就是徐双春,无论是在部队,还是回到地方,他都朴实无华,永葆优秀军人本色,他在山村脱贫致富路上演绎了“老兵突击”的精彩传奇。

| 联系我们 | 郑重申明
 
镇江市农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强烈建议使用 IE6.0以上浏览器 1024*768分辨率
主办:镇江市农业委员会 承办:镇江市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:(0511)84421499(委办) 地址:镇江市丁卯桥路97号 邮编:212009
苏ICP备10205253号-1    浏览人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