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分鍾
更新於 2025-04-24
媽的,每次買股票都被人問這些問題,煩死了!搞不懂爲啥還有人不知道臺股和美股的交易單位差這麼多。今天我就自己站出來說清楚,別再問我這些基礎問題了!
股價是什麼?不同市場用啥貨幣?
股價就是你得付多少錢才能買到一份公司的所有權,或者賣出去能賺多少。這玩意兒天天在變,買賣雙方撮合成交多少就是多少。
看看下圖,買賣價格不斷變化,股票價格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上竄下跳。
每個市場用的貨幣不一樣:
美股用美元(USD)算,所以看起來貴
臺股用新臺幣(NTD)算,數字看着大
港股用港幣(HKD)算
比如臺積電股價561臺幣,一眼就能看出來是用臺幣計價的。
一股是什麼?不同市場一股多少錢?
首先別急着問這個問題!先搞明白基礎概念,不然聽了也是白聽。
一股就是交易的最小單位,是對公司所有權的最小切分。說白了,公司把自己的所有權切成小塊賣給投資者賺錢。
股票一股值多少錢?
理論上來說,公司成立時會確定每股面額,比如臺灣規定每股面額爲10元。但這只是記帳用的,跟市場上的股價基本沒有鳥關係。
重點來了:投資者只需要看當前市價,管他面額幾元,反正都是市場決定價格。
舉個例子:2023年特斯拉的股價從1月的101.81美元漲到8月的254.11美元。我的天,短短7個月漲了將近150%!這就是爲什麼有人買股票瘋狂賺錢,有人卻虧得褲子都沒了。
臺股也一樣,2024年4月底臺泥一股32.10新臺幣,市價就是市價,沒那麼多花裏胡哨的。
什麼是一張?各市場交易單位到底幾股?
這才是最容易搞混的地方!每個市場規矩都不同,就像各家餐廳點菜方式不同一樣:
美股:只有"一股"的概念,想買幾股就買幾股,買一股特斯拉就是一股,沒那麼多花樣。
臺股:有"一張"概念,一張等於1000股!這就是爲什麼臺灣人買股票看起來那麼貴——因爲每次至少買1000股!臺積電1080元一股,買一張就要花1,080,000臺幣!
港股:用"一手"作單位,但每手包含多少股要看具體股票,可能是100股、500股或1000股不等。
以騰訊爲例,一股418港幣,一手100股,買一手要花41800港幣。
我自己的看法
老實說,美股的模式對小資族更友好,門檻低很多,想買一股就買一股。反觀臺股,動不動就要幾十萬臺幣買一張,哪是普通人玩得起的?
而且臺灣這種制度看起來就是爲了讓有錢人玩的。雖然現在也開放零股交易了,但手續費那麼貴,我看還是算了吧。
之前在交易所工作過,看到不少年輕人爲了湊一張股票,把所有錢都押上去,結果套牢幾年解不開身,那叫一個慘!
結論
美股更親民靈活,適合資金少的散戶。臺股、港股則需要更多啓動資金。如果你口袋錢不多,差價交易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,槓杆靈活,對本金要求低。
市場就是這樣,規則不同,但錢還是那個錢。認清規則,別被表面數字騙了,也別指望暴富,穩健投資才是王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