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唐诗,其实有很多都被后人改动过,也就是说那些经典的名篇佳作,并不是诗人的原笔原意,大多都被后人改动过;连大名鼎鼎的李白的名作《赠汪伦》同样也改过,我们现在读到的作品那是由明朝文人所改,不是李白最原始的诗句,其实说起到明朝也是很奇葩,不仅出了很多不务正业的皇帝,同时还喜欢改古人的诗句。
明朝的文人之所以要改动古人的诗句,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为了迎合读者,让作品更贴近生活,另外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,使得人们一读之后,立马能够记住,所以当时大量的唐诗被改运,李白作为盛唐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,自然就首当其冲,而这首《赠汪伦》也是脍炙人口。
李白这首诗写于公元755年(唐玄宗天宝十四年),当时李白从秋浦前往泾县(属于今天安徽省)游玩,在那里他结识了汪伦,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汪伦是当地的县令,极为欣赏李白的才华,听说李白到达了泾县之后,于是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,再加上同样精通文墨,宴会期间两人侃侃而谈,这样一来二去,也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。
李白是属于那种浪迹天涯的浪子,在泾县玩累了之后,他就又选择离开,汪伦依依不舍,前往桃花潭送别,还唱了一首歌,这让李白感动不已,为此他就写下了这首《赠汪伦》,以此来纪念两个人当时深厚的友谊,这首诗一出也是感动了无数的读者,成为了一首经典的送别诗。
展开全文
我们稍稍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,还有时间之后,再来看一看这首诗的原文,然后再来慢慢品读这首经典的作品。
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
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这是当下流行的版本,相信很多人都可以通篇背诵,根据敦煌写本《唐人选唐诗》里面的记载,后人所改动的是第一句“李白乘舟将欲行”,在这里原笔原意是“欲远行”,虽然只是一字之差,但还是有区别,好像没有那么朗朗上口,大概也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使得后人做出了调整,于是改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版本。
那么后人如此改会不会损害诗句呢?其实还是有一点点,但问题不大,所要表达的意思还是一样,只不过原笔原意读来有些拗口,后来的改动过的版本更加直接,把那种要远行时的情形,表现得更为突出,也就使得整首诗更加立体。尽管这样的改动很多人不太知晓,但是作为读者,我们还是要了解这些,只有真正深入了解了作品背后的故事,才能够读懂其中的意思。
李白这首诗写得情深意重,也是很令人感动,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句,但是读来让人拍案叫绝,把那种离别之时依依不舍,还有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,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,使得我们读了之后,也是立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一片深情,还有朋友骨子里的忧愁之感。
送别的人在岸边向李白招手,还唱起了离别的歌儿,这也是让李白很感动,而他也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,以此呈现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,也让这整首诗更加伤感,每一句都有一种孤独之感,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诗人的不舍。虽然这首诗经过了改动,但是意境还是有区别,不过情感是一样,读来让人感慨万千,古人之间那种君子交,当真是淡如水,从而也是感动了后世无数的读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